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
更新时间:2017-08-02 关注:3524
为加强对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的管理,防止医疗废物意外泄漏后造成环境污染、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、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》、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》、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》、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》、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》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 总体目标
(一) 有效预防、及时控制和消除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内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、泄漏、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。
(二)、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、泄漏、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,提高应对能力。
(三)建立一个统一指挥、职责明确、运转有序、反应迅速、处置有力、依法规范的应急处置体系。
(四)更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、泄漏、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损失。
二、 工作原则
所应急办领导,各科室(所)配合;预防为主,规范管理;科学应对,分级负责。
三、 组织管理及职责分工成的危害,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,维护正常秩序。
(一)成立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
1、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:
组 长:郭鹏飞
副组长:崔利娟
成 员:夏豪、何晨茵
领导小组职责:(1)根据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的往年发生情况,预测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,制定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并督促方案的实施。
(2)培训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**技术人员,组织、征集、调用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必要的仪器、物资和交通工具。
(3)当发生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事故时,领导、指挥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的应急处理工作,并为应急处理工作提供保障服务。
(4)协调有关部门的合作配合,讨论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,向上级汇报工作。
三、应急处置
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、泄漏、扩散和意外事故时,应当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、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》和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》等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,对受到医疗废物危害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求援。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:
(一)重要废物流失、泄漏、扩散
1.确定流失、泄漏、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、数量、发生时间、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。
2.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,对流失、泄漏、扩散泄漏物进行控制,并及时对受污染的区域、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,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,以防污染扩散;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,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。
3.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,尽可能减少对病人、医务人员、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。
4.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,消毒工作从污染更轻区域向污染更严重区域进行,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。
5.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,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。
(二)可能造成的污染
1.环境污染。当废物流失、泄漏、扩散造成环境污染时,立即封锁现场,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,并派出应急队伍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回收销毁,对环境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2.水源污染。如发生水源污染,立即向卫生、水务、环保等部门报告,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、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闭、处理。
-
上一篇:为什么说制冷产品是健康杀手呢?